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正文

中国经济学人:对话朱宁-专题-新闻频道-和讯网

laughing168 2022年02月10日 195 0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加州大学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金融学特聘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金融学副教授(终身教职),行为金融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学、亚洲金融市场等方面专家。

张继龙:贺勋特约记者。《互联网金融》专栏作家、《中国经济学家》、《中国分析师》主持人,参与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活动报道。

泡沫形成的四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创新技术和新经济;第二,必须有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必须有政府的支持;第四,必须有没有经验的投资者。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认为当时日本和中国都具备了形成泡沫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地方债就其规模、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对整个金融稳定的影响来说都是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政府仍然采取替代的方式。一方面,进一步保障了债券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允许政府发行这种自收自支的债务,可以逐步变时间为空间,确保这种债务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

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仍然要防范金融风险,对整个资本项目下的流动、人民币汇率,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和对外投资行为,我们可能仍然有一定的控制力。我觉得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说,这还是有必要的。

有专家认为,因为股市只占GDP总量的40-50%,低于很多发达国家,所以认为股市崩盘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大而深远的影响。

你好,朱老师。欢迎收看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学家》的采访。朱老师,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今年具体的经济走势,如果具体到GDP数字,你认为会比年初预测的更悲观还是更乐观,会不会跌破7的临界门槛?

我个人认为,从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来看,我肯定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比年初更加悲观,会不会超过7?我个人认为,从统计数据来看,很有可能不是。但是大家都觉得整个经济的现实和统计数据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这是否是一个突破,除了新闻价值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转型能否顺利完成,或者中国目前6%和7%的增长率能否持续。这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可能比整个经济增长率更重要。因此,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能否稳定,金融风险能否防范。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于我们是否有创业创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内需能否在短时间内对三驾马车和整个经济的另外两节车厢出口和投资的相对减弱给予相对支撑,值得进一步关注。

8月份PMI数据已经出来了,数据不是很乐观。如何评价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形势?

这期间中国整体的数据非常令人担忧,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在量化宽松退出美联储的国际环境下,整个全球新兴市场都受到负面影响,这不是中国特立独行的挑战或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正面临着整个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同时,近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规模波动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以看到中国的外贸数据、PMI数据、整体经济增长数据都令人担忧。但我个人认为,随着全球形势的逐步稳定,国内新增长点的逐步形成,整个经济转型的完成,我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在主要经济体中还是有吸引力或亮点的。我对这一点并不过度悲观。我认为短期内我们面临一些阵痛或艰难的调整,但中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

你刚才说中国经济,你更关注我们的转型。如何评价我们今年已经进行了部分转型?

我个人认为,整个转型的核心点,或者说新常态的核心点,还是我们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说的,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到了很多变化的方向和行为,无论是国企的合并,还是资本市场的一些创新。事实上,从整个概念来看,我们离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甚至在前段时间,股灾中的救市活动就是应对短期股灾的决策。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整个过程中,其采取的措施是否遵循市场规律,其做法能否在资本市场长期持续,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讨。我认为在应对金融风险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保证资本市场本身的规则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回到国企改革,我认为国企改革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不仅仅是一种所有制或金融混合,而是整个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公司治理和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这个转变其实很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还没有提出一些更好或者更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这些金融国企在改革创新领域的愿景一旦能够真正实现,其实会释放出很多这样的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非常健康的驱动力。

朱老师,我听你说你对经济泡沫非常了解。有人认为,中国的现状与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泡沫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房地产价格和股市的泡沫。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我认为所有的泡沫都有共同点。我个人去年在《财经》杂志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泡沫》,里面分析了四个泡沫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创新技术和新经济;第二,必须有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必须有政府的支持;第四,必须有没有经验的投资者。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认为当时日本和中国都具备了形成泡沫的必要条件。今年,我们看到今年股市的短期情况也可以用日式泡沫来表征。在这样的必要条件下是否会出现泡沫,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目前日本和中国有三大区别:一是日本的整个国土面积和国民经济规模无法和中国相比;第二,日本经济仍然是比较传统的市场经济,而中国国内经济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第三,人口结构。虽然我国人口也在老龄化,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趋势似乎没有日本严重。所以,这些方面都指出,我们确实有很多形成泡沫的必要条件,但是否会发生,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看我们整个改革的现状能否顺利推进。其次,它也与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密切相关。退出量化宽松至少有助于解决一些新兴市场的泡沫,或者至少防止泡沫越来越大。第三,把风险收益与整个金融改革很好地协调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出现泡沫或泡沫导致的崩溃。

你认为如果中国现在处于这样的危险中,中国如何避免陷入日本当年经济增长停滞的危险,中国如何解决这一困境?

我今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刚性泡沫》即将在10月出版。我们很多泡沫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对这个泡沫的支持。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其实我们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无论是产能有些过剩的企业,都为我们所在的地方的房价和整个地方经济的增长速度提供了巨大而有价值的隐性保障。如果有问题,政府、地方政府、国企都会担保这种投资行为,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不负责任,因为他认为我不需要承担风险,但我可以享受收益。这种扭曲的投资者心态对泡沫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下一阶段的改革中,无论是影子银行、楼市、股市,还是产能过剩的行业,政府如何让市场相信我会逐步退出?我为经济提供的这种隐性保障,会逐渐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避免泡沫,保证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

朱老师,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情况。在一些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政府强调需要担保。在地方债中,大家都看到了加强担保的问题。如何评价这种矛盾的做法?

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我们看到政府对不同的投资产品采取不同的方式。一、整个行业或这个产品的规模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地方债就其规模、地方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对整个金融稳定的影响来说是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政府还是采用置换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保证债券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允许政府发行这种自收自支的债务,可以通过时间逐步改变空间,保证这种债务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互联网金融作为整个传统金融体系的附加点,或者说是补充中小企业和家庭消费的较好方式,其规模和涉及金额相对有限,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因此,在这个新的金融领域,确实应该让市场更多地发挥其配置作用。互联网金融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前两天的论坛我也讲过。因为互联网金融使用互联网技术,因为金融本身已经虚拟化,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是从现实生活虚拟化到整个互联网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化的金融体系将对整个监管提出更大的挑战。更难知道资金安全和项目投资安全能保证到什么程度。也会导致近一两年P2P平台和众筹平台出现一些新产品,其实风险很大。这种风险必须让投资者有充分的意识。这是第一点。其次,最后可以肯定的是,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要形成一定的要求。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产品都实施了传统的金融服务。如果从事传统金融服务,就必须纳入传统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意味着金融监管必须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朱老师,下一个问题是关于股市的。今年股市崩盘了。你认为这次股市崩盘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有专家认为,因为股市只占GDP总量的40-50%,低于很多发达国家,所以认为股市崩盘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市场波动在三个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最简单最直观的角度来看,股市的上涨会产生财富效应。我在股市赚钱,我会把这些钱花在其他领域。用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城市楼市的复苏与前段时间股市的上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股市下跌,不仅不会有这样的财富效应,而且很多投资者也会因为心理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期望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推动力,对整个经济转型是不利的。其次,必须看到,随着整个传统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影子银行发展到了极限,资本市场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使命,帮助解决这一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允许更多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发展。一旦股市萎缩下跌,这种融资的功能将受到很大影响,也将对实体经济的创业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产生负面影响。第三点更重要。对于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来说,这将是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我们希望解决过去几年积累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通过债务市场很难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股票市场来解决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债务问题,例如,在股票市场估值升级后,我们可以发行新股和增发股票。20多年前,当时启动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企业解决问题。现在股市一旦下跌,对缓解整个中国企业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问题以及债务问题都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实际上股市对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个人认为防止股市下跌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改革注册制和促进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国际化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改革就停止这些领域的改革。

朱先生,最后一个问题,著名风险投资家罗杰斯认为,从历史周期来看,每七年就会有一次经济放缓。近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一次金融危机可能是在两三年后,最快会在今年秋天爆发。你认为我们现在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吗?

我认为确实存在金融危机的风险。从三个层面来看,每次美国在国际层面从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97年和1998年东南亚最后一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由于美国从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资金转移和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转移,带动了全球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中国,也对很多新兴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随着全球资本的松动,很多新兴市场都进行了大量的高风险投资和项目。随着资本的收紧,我认为现在每个人都要面对这种严重的衰退,如何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这是一个现实。许多研究表明,面对整个债务问题,这种不断上升的融资成本将对许多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第三,我们可能也看到,这次全球经济形势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原本讲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的对抗。这一次,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抗,也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两个传统发达经济体的对抗。基本上,美国经济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都在受到影响。这在整个经济史上从未发生过。因此,我们也用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因此,各国的政策层面、监管层面和企业家在现阶段都有一种不知所措的倾向,这也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或金融危机。

如果有金融危机的风险,从中国的角度如何防范这种风险,或者如果有危机,如何度过?

这里面有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2008年没有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很大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收紧了围栏,限制了任何国际资本流动。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再做一次,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它非常昂贵。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仍然要防范金融风险,对整个资本项目下的流动、人民币汇率,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和对外投资行为,我们可能仍然有一定的控制力。我觉得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说,这还是有必要的。同时,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必须认识到改革仍然是化解金融风险最重要的途径。我们不会害怕国际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除非我们很努力,条件很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绝不能因为可能的金融危机而浪费我们的进一步改革。因此,无论从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我认为金融改革仍需有序、稳步、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可能是中国剩余经济改革的核心和最关键的领域。因此,这方面的改革绝不能因为可能面临风险而放缓甚至停滞不前。我认为,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小步骤,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金融改革。

没有小产权房,特大城市就没有农民工的住所,那么这些城市就没有发展。[详细]

本文地址: http://www.fadun365.com/jinrong/105119.html

文章来源:laughing16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置顶
置底